欢腾与混乱交织的上海时装周真的已成了“城中盛事”屋顶秧田工装
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24 06:18:02
1个月没有更新,只由于我很懒。
文章很长,希望你可以坚持1下下,爱你
“不好意思,最近1周我们酒店都满房了,听说上海最近要办‘展会’。”
这是我去上海出差前预定酒店时,酒店给到的答复。对方口中的“展会”实际上是指上海时装周。
时装周带动的经济效应对1座城市而言绝对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核心肠段的酒店、交通和餐饮。经过105年的坚持和近3年的创新改革,上海时装周如今真的已具有了“城中盛事”般的热度。用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的话来表示,“上海时装周存在的价值1定是要起到潮流引导的作用”。这1点,上海时装周的确已将北京国际时装周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一样感到开心的还有1群人€€€€票贩子。这绝对是最具中国特点的时装周现象。
太平湖主会场门口,早早地就被1群票贩子把守了,他们既出售门票,也回收门票。多年的倒票经历也让他们建立了1套自己的定价体系,他们清楚地知道日程表上最重要的发布会是哪几场,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的发布会制定不同的票价。本届上海时装周的开幕秀是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PRONOUNCE,他们的VIP票已叫价到500元人民币了。9天时间下来,票贩子们依托倒卖门票就可以轻松入账大几千人民币。“今年他们(组委会)把开秀时间控制得很严格,秀1开始,即使是手里有票,1样进不去。有些人会跑过来找你退票”,钟先生在太平湖门口倒票已好几年了,他觉得这1季门票出售的风险比之前大。
男装设计师品牌PRONOUNCE携手《GQ智族》成为2018秋冬上海时装周官方日程上的开场秀
相较于以往,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将2018秋冬季发布日程进1步提早,尽量地缩短与国际4大时装周之间的时间缝隙,方便那些既要在欧洲Showroom参加定货会,又要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展现新系列的品牌可以更好地把控工作节奏。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的确为很多品牌带来了显著的定单增长。
特别是对男装品牌而言,1月份举行的国际男装周期间,国际买手通常已在此期间完成了定单。待到4月初的上海时装周,很多中国独立男装设计师品牌常常又要来到上海举行不同情势的发布活动,并在Showroom里完成中国区买手的下单。在此期间,他们不但要处理国际定单,同时还要展开下1季新系列的准备工作。由于再过两个月,他们又要奔赴欧洲。
这样的节奏无疑是对体力和脑力的两重挑战,而绝大部份独立设计师品牌范围都很小,包括设计师在内常常要身兼数职。把工作室安置在柏林的XIMON LEE团队目前只有3位全职工作者:两位版师,1个是负责秀款样衣,另外一个负责商业款样衣,第3人则是他自己。“除设计工作之外,我还得对接供应商还要充当自己的公关,收发快递、打包样衣都是我自己来做。即使有1些实习生在柏林工作室帮忙,但很多事情还是离不开我。特别是遇到发工梦见很脏的工作服资的日子,感觉压力更大”。上海时装周期间的高强度工作已让设计师Ximon Lee眼角膜发炎,眼睛肿了好些天。
STAFFONLY的设计师温雅和师墨在采访中也流露出疲惫感。品牌26号在上海名叫TAXX的夜店里举行了以中国武僧为灵感的时装秀,紧接着则是为期4天的定货会。以后她俩要赶快完成2019春夏系列。6月初的伦敦男装周,STAFFONLY会出现在官方日程表上。“伦敦1结束,我们就要飞去佛罗伦萨,Pitti Uomo期间,BMW Mini跟我们还有1个合作项目,虽然只有1套设计,但我们4月份就得先飞1趟佛罗伦萨”。
同STAFFONLY1样,工作室在纽约的男装设计品牌PRIVATE POLICY也会在6月的伦敦男装周期间办秀,设计师李浩冉在NOT Showroom里同我聊天时倒是没那末紧张,他的新系列已有条不紊地开工了。与时间赛跑1直都是时尚行业从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晓得忙里偷闲的工作狂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我们这次是LABELHOOD的第1场发布会,上午的秀1结束,我就感到了史无前例的放松”,当天晚上,我和李浩冉果然在夜店里相遇了。
这1季上海时装周共举行了超过100场时装发布会,但是如此繁华的景象下则存在着1些混乱。
编辑和买手疲于奔走的状态丝绝不亚于在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期间。
除太平湖主会场位于拉法耶艺术中心的LABELHOOD,总是会以预热派对的情势赶在时装周官方日程之前的TUBE Showroom这次则将两家夜店包下,为旗下代理打理的品牌举行了时装秀和趣味横生的发布活动。NOT Showroom旗下的发布平台XCOMMONS也带领着WHM、Digest Design Workshop、XIMON LEE这3个风格鲜明的设计师品牌在海军俱乐部举行了为期1天,名为“Fashion Acoustic”的时装发布活动。1直驻扎在西岸艺术中心的ONTIMESHOW也开始为参展品牌举行正式时装秀了。
本季LABELHOOD上,人气品牌ANGEL CHEN的发布现场
Tube Showroom总是会选在上海时装周正式开幕前举行发布活动,这次他们选在了两家人气夜店(TAXX和ARKHAM),分别以时装秀和济南西服定制Presentation的情势t为旗下代管理的6个品牌举行新系列发布活动
Not Showroom旗下的发布平台XCOMMONS也带领着WHM、Digest Design Workshop、XIMON LEE这3个风格鲜明的设计师品牌在海军俱乐部举行了为期1天的发布活动。
大大小小的发布会就这样散落在4方,这也意味着热门发布会晚点现象进1步加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30号傍晚,在纽约女装周上大放异彩的CHEN PENG选择在西岸艺术中心举行国内发布会,他的时间正好撞上了香港女艺人关之琳个人品牌在太平湖的秀。面对这样的两场发布会,时装编辑和时尚名流自然有着明确的选择。但是在此以后,他们要火速前往海军俱乐部观看XIMON LEE的新系列表演。过于分散的场地,加上周5的拥堵交通直接致使后者的演出被1再延迟。
参观Showroom,1项可怕的体力活。
当你在本届上海时装周7个最重要的Showroom里散步1圈以后,你的腿已不听使唤了。1方面它们让你感觉到这的确是1个时装氛围极为出众的时装周,另外一方面你会发现在如今的环境下,发掘1个优良时装品牌正变得越发艰巨。
这些Showroom在定位上非常清晰:
1种是小而精致线路工作服马甲设计图的,比如TUBE、NOT、FASHIONNOW,在这里你能看到如今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翘楚:既有诸如DAWEI、HAIZHEN WANG这样长时间扎根于欧洲的成熟设计师品牌,也有像SAMUEL GuìYANG、XU ZHI、XIMON LEE、TOMMY ZHONG这些行业内公认的优良年轻设计师品牌。
另外一种则是延续为中国引入1些国外成熟型的时装品牌,比如DFO,比如时堂。这1季在DFO,你能发现法国老牌时装屋SONIA RYKIEL、DIESEL前创意总监Nicola Formichetti创办的街头潮牌NICOPANDA、1直在伦敦女装周上发布的印度设计师品牌MANISH ARORA,还有法国轻奢品牌Paule Ka。
还有1种则是商业化极强的,比如ONTIMESHOW和MODE,但是它们过于庞大的范围已让前来参观的媒体和买手皱起了眉头,由于你已很难从其中发掘到真正能够感动人的设计了。两年前,这里有STAFFONLY、JUNWEI LIN、THE WORLD IS YOUR OYSTER,如今他们纷纭前往了趋众性更强的Showroom。
“只要交钱,是个品牌都能来参加”仿佛是ONTIMESHOW正在面临的为难局面。
1位不愿流露姓名的设计师表示这已是他们连续第5届参加ONTIMESHOW了。“估计这会是我们最后1次参加了。这1季鱼龙混杂的局面进1步加重了。两年前,这里还是充满了新鲜感的,不管是参展品牌还是媒体买手,大家都觉得这是上海时装周的趣味所在。但改变太快了,如果你还是抱着1颗发掘优良新品牌的心态来这1季的ONTIMESHOW,意味着你需要更谨慎、更仔细地来搜索。”
作为上海时装周官方主办方之1,ONTIMESHOW也做出了1些改变,比如打造了1个名为“YOUNG TALENTS”的展现空间,开辟了1个专门的空间来办秀,诸如VEGA ZAISHI WANG、CHEN PENG都把秀场放到了这里。在主场馆正对面携手YOHO!举行“国潮突起”展。或是约请到寺库这样的电商平台举行1场招商性质浓厚的“论坛”。“可是我其实不觉得这会带来甚么实质性的改变,终究这里照旧会是1个‘菜市场’,绝非‘精品超市’”,那位匿名设计师的话道出了1部份现实。但对那些初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品牌而言,他们看重的恰好也ONTIMESHOW的范围。
来自天津的梅花体育是1个不错的案例。
不同于展会里的其他品牌,梅花体育把自己的展区变成了1个类似于橱窗的展现空间,这让途经的人都会不自主地放慢脚步,看看他们的产品。梅花体育是中国最早设计生产运动服的老字号商业品牌,20世纪90年代进入低沉期后,终究在2017年重返大众市场。品牌复兴计划的第1步是与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ATELIER ROUGE P€€KIN(A R P)合作了1个胶囊系列。
梅花品牌总经理甄如涛表示这是他们第1次参加上海时装周,选择ONTIMESHOW也是经过了1些前期的意见搜集和调查。“这次参加展会的重要目的是让外界知道梅花品牌再度回归了。对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而言,梅花不是1个陌生的品牌,它是属于那代人的青春记忆。但是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其实不知道梅花是甚么,就更不用说梅花的历史故事了。去年下半年,我们跟A R P就商讨过是不是要参加纽约女装周。但基于这个系列的SKU其实不合适举行1场时装秀,所以我们决定还是上海时装周,也是现阶段的最好选择。对1个第1次参加上海时装周的品牌而言,大型Showroom会为我们自动引来人群”,甄如涛详细地解释了参展前后的进程,也看到了究竟是甚么类型的品牌对ONTIMESHOW有实际需求,这更像是1个阶段性的问题。任何1个品牌在发展进程中都需要作出合适自己的取舍。
第1次参加ONTIMESHOW的天津“梅花体育 ”和ATELIER ROUGE P€€KIN(A R P),此图为双方合作的胶囊系列
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良莠不齐也绝非只是时装行业才存在的现象。有优良的独立设计师,就1定有平庸的。即使是成熟型商业品牌里,也有晓得市场推行的和只寻求商业利润、不在意品牌形象的。更何况还有像梅花体育这样曾名噪1时,如今奋力东山再起的品牌。面对如此复杂的时装环境,上海时装周承当的众多角色中,最重要的照旧是提供展现平台。这要求它必须以1个客观的角度为各式各样的品牌找到符合本身定位的展区,同时还要确保时装周组委会本身的盈利。毕竟这是1盘体量巨大的生意。固然,如果你足够优秀,或是有足够的预算自己单打独斗,你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Showroom。
跟Showroom1样,上海时装周期间举行的论坛也愈发5花8门。法国高级定制和时尚联合会、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纽约时装学院、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这些知名机构的代表都参与到由带有时尚属性的媒体举行的论坛中,他们谈论的议题也足够多元,从关注独立设计师的发展,到环保议题。但是雄心壮志之下也流露着1些为难,这些论坛常常都停留在表面,主持人提出问题后,参与佳宾逐一回答,进程中缺少真实的交换,他们更像是在陈说问题,却并未解决1些实质性的问题。终究它们成了媒体公司或是个别媒体昆明市一般有什么工作服人在喧闹中的“发声场”,只是发出的“声音”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
2018秋冬上海时装周期间举行关于工作服标题的部份论坛
除此之外,上海时装周也存在着传播力度上的问题。Ximon Lee长时间生活在柏林,他对中国时装市场其实不算了解,他眼里的上海时装周也许会相对客观,他其实不否认上海时装周得天独厚的资源。“如果你让我真的做比较,我觉得现在可能还是过于本土化、太过local。有些东西可能难以传播到其他地方,特别是国际化的传播。但全部市场是有关注度的,这也是好事。两3年以后,可能会更规范化1些。
一样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你还能感遭到南北方传统媒体对待上海时装周的态度,和对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关注。《VOGUE衣饰与美容》的主编张宇就在本届上海时装周正式开幕前1天举行了1场名为“Meet The Designers”的鸡尾酒会。促进这场活动的人是设计师Uma Wang,她是中国独立设计师领域的先辈级人物,是她建议张宇来上海看看。张宇在席间开了1句玩笑,“以往都是大品牌主动到北京造访我,没想到今天变成我来上海看望你们了”,这句玩笑话实则道出了1个现实:绝大多数中国独立设计师都将工作室安置在上海,而传统的时尚媒体常常都在北京办公。你会发现《周末画报》、《大都市》、NOWNESS,这类以上海为据点的时尚类媒体在报导这群活跃在当地的时装创意人材上更加积极,即使这些年轻品牌几近没有预算能够在传统媒体上争取到版面。但是绝大多数传统时尚媒体出于对杂志营收的斟酌,常常也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去翻阅1下时尚杂志,固定还有针对独立设计师报导栏目的恐怕只有《时尚芭莎》了。
中国并没有类似于CFDA(美国时装协会)那样专业的时装机构,或是VOGUE/CFDA基金会项目系统化地扶持本土设计正规工作服图片师品牌。谁都想要成为下1个Alexander Wang或是Proenza Schoulder。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在国际上打开知名度的品牌照旧寥寥无几。
将上海时装周视为“城中盛事”还有1个缘由,愈来愈多的品牌会借着这样的契机举行或大或小的活动。比如Christian Dior先在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了1场名为“The Art of Color”的艺术展览,展期横跨全部时装周期间。同时在时装周期间将品牌2018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带到了浦东的民生艺术码头,这也是Christian Dior第3度在上海举行高定发布会。来自法国加莱地区的蕾丝工艺展也会作为“中法时尚之约”的项目之1在MoCA举行。同时现已改名为“LABELHOOD蕾虎”的长作栋梁也在长乐路店铺内举行了1场名为“春华秋实”的旗袍主题展览,借此机会将旗下的两家店铺在定位上做出更加具有特点化的调剂和划分。而Prada上海荣宅内举行的“罗马1950€€1965”艺术展也借由上海时装周成了热门的观光点。
“The Art of Color” ,MoCA 1层
“The Lace Review” ,MoCA 3层
“ROMA 1950⑴965”, Prada上海荣宅,展览还在进行中
Christian Dior 2018SS Haute Couture 上海系列
《风度men's uno》在为期9天的上海时装周里采访了数位设计师,同他们聊了聊新系列的创意、品牌目前的状态,和对这个行业的私人想法。
原文刊载于《风度men's uno》2018年5月刊,公众号推送版本有所增改。设计师的采访报导会在往后陆续推送。